【有趣的名字】
「不鳥穀」來自For Good(永遠)的音譯「鴀穀」,念做「ㄈㄡˇㄍㄨˇ」,為了避免大家不會念的尷尬,又為了彰顯我們永遠不斷的創意,於是決定拆開成可愛的「不鳥穀」,呈現活力與俏皮的氛圍,亦代表我們永遠幫客戶將創意運用在最恰當的媒體上。
【創意總監的堅持】
照片看到沒?那不是沒裝潢,那可是正夯的Loft風格喔。
Loft原本在英文辭典裡的解釋,指的是「在屋頂下存放東西的閣樓(Attic)」。但現在所謂的Loft指的是「由舊工廚或是舊倉庫改造而成的,且少有內牆隔開的挑高開放式空間。」,成為一種建築空間的理念,始於19世紀中葉的巴黎,形成於20世紀的紐約SOHO區。其特色在於空間具有流動性、開創性、通透性、藝術性等。在20世紀的90年代後期,成為一種全球藝術的時尚空間。
因此,不鳥穀創意總監特地將不鳥穀的家(博愛總店)設計成Loft空間,有著非常大的靈活性,期望讓進駐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出自己夢想中的辦公空間,完全不被已有的結構或物件所約制住。在這裡工作,看著粗糙的柱壁及裸露的結構,已完全脫離了人們對舊倉庫的想像及代名詞,彷彿置身自成一格的藝術展示天地,擁有源源不絕的靈感,這就是SOHO與創業的天堂。
【訪古知旺點】
古地圖中紅點附近,就是我們不鳥穀的家(博愛總店)、共同工作空間的所在地,位在以前台北城的北門街上(現在的博愛路60號)。此地風水不錯、磁場旺盛,因為台北城是歷史上最後一座依照華夏傳統風水堪輿理論而建造的傳統中國式城池。
其實博愛路這條道路早在1880年(光緒六年)就已經開闢,不過當時並沒有路名,且台北也尚未建城。台北建城後,該街的路口正對著北門,因此被命名為「北門街」。因為北門街是當時清朝官員進入台北府城後的第一條街道,所以也是台北府城內最早繁榮興盛的街道之一。此外,1895年從北門進入台北市的日軍,首先經過的街道也是北門街。
【不鳥穀大事記 For Good Memorabilia】
2015年5月20日
不鳥穀展業有限公司經台北市政府核准設立。日期剛好諧音「520 我愛你」。
2015年7月13日(週一)開始試營運 ヽ(✿゚▽゚)ノ
不鳥穀博愛總店(創始店)裝修完成、開始試營運。首批進駐客人為康華倫老師、Randy老師與旅趣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月1日
不鳥穀博愛總店正式營運,同時也陪著一群愛玩桌遊的客人一同邊玩桌遊邊跨年,從2015邁向2016年。
2016年5月份
不鳥穀漢口分店與延平分店開始籌備、啟用並試營運。
2017年6月21日
不鳥穀慈善協會經內政部准予籌組。
2017年9月1日
不鳥穀大安分店加入營運。
2017年10月14日
加羅林魚木藝文空間(不鳥穀×Jupiter room—羅斯福分店)啟用試營運。第一個使用單位為虎攝無界,舉辦噴發攝影展。
2017年10月14日
不鳥穀與二天一流共同主辦第一屆天虹盃羽球公開賽,假台灣大學體育館(舊體)舉辦為期10小時的羽球賽事,共有128組、256位選手參與。除了台灣人,也有來自比利時、荷蘭、香港、馬來西亞等外國選手共襄盛舉,彼此切磋交流。
16 thoughts on “關於我們”